您好,欢迎来到百事通nba直播官网官网!
联系电话:1375577988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安徽:两级检察院接力监督维护特殊劳动群体合法权益

来源:百事通nba直播官网    发布时间:2025-01-09 06:47:14

  今年5月,蚌埠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调查核实老周的家庭情况,以确定其是不是满足司法救助条件。

  特殊工种人员想要申请提前退休,但企业早已破产,相关档案材料不全,凭自己压箱底的劳动防护用品供应证、委派函等工作文书,可以验证自己的工龄吗?这是安徽省蚌埠市的一名看火工老周遇到的难题。在安徽省、蚌埠市两级检察院的接力监督下,老周的工龄终于得以认定,并成功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近日,拿到提前退休金的老周高兴地给蚌埠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打来电话,表达感激之情。

  水泥厂的回转窑、立窑看火工(下称“看火工”)属于高温工作岗位,是个特殊工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如要提前退休,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且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老周出生于1965年3月,1981年12月经招工进入蚌埠市建筑材料二厂,后又进入蚌埠水泥厂工作。2001年10月,蚌埠水泥厂破产,对老周作了一次性安置。

  2021年,老周向蚌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蚌埠市人社局”)申请解决特殊工种提前退休问题。该局作出答复称,老周现有的原始档案材料只能反映其于1986年4月至1988年4月在蚌埠水泥厂做看火工,无法为其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手续。

  老周对此答复不服,于2021年10月将蚌埠市人社局起诉至蚌埠市蚌山区法院,请求法院撤销上述答复,并判令该局给自己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手续。2021年11月17日,蚌山区法院作出一审行政判决,认为老周提交的证据材料无法证明其在看火工岗位上累计工作满9年,不符合有关政策,蚌埠市人社局作出的答复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和法规正确,遂判决驳回老周的诉讼请求。

  老周不服,提起上诉。2022年4月1日,蚌埠市中级法院作出二审行政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老周继而向安徽省高级法院申请再审,2023年4月21日,省高级法院裁定驳回其再审申请。

  2023年6月,老周以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为由,向蚌埠市检察院申请监督,希望撤销蚌埠市人社局的答复和二审行政判决。

  蚌埠市检察院经审查受理该案后,承办检察官陈彬彬调取了一、二审法院卷宗,并围绕老周从事特殊工种工龄是否累计满9年这一争议焦点展开调查。由于老周身患疾病,出门不便,陈彬彬两次主动上门听取其诉求,查阅其保存的劳动防护用品供应证、委派函等原始证据材料。为查明老周在看火工岗位的上班时间,陈彬彬又前往蚌埠市工业商贸系统改制企业留守处调取有关情况说明、老周工种情况调查座谈会记录等材料,询问时任水泥厂副厂长的方某等人。

  经过调查核实,该院查明,老周在一审中提供了其个人保存的蚌埠水泥厂劳动防护用品供应证。该供应证记载,1983年11月老周在蚌埠水泥厂核定的工种为看火工,并分别于1984年、1985年、1986年、1988年、1991年作为看火工领取了布工作服。该供应证使用说明第4条内容为:工种变更,必须重新核定供应量,方可变更供应。方某的证言也证实,看火工是技术工种,一般不轻易调整。此外,老周还提供了一份委派函,证明1992年9月10日蚌埠水泥厂委派其作为看火工到上窑水泥厂协助指导工作。一审法院对该两组证据的真实性均予以确认。

  蚌埠市工业商贸系统改制企业留守处和蚌埠水泥厂留守处共同出具的情况说明证明,老周的个人档案在办理失业登记时已移交到蚌埠市人社局,而企业的相关会计资料已于2014年被销毁。

  蚌埠市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在无法调取企业相关原始材料而又无相反证据可以推翻的情况下,上述系列证据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老周从事看火工工作满9年,蚌埠市中级法院的二审行政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遂于2023年11月3日提请安徽省检察院抗诉。

  安徽省检察院检察官高军承办了这起提请抗诉案。基于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高军综合审查论证后认为,在企业原始档案材料记录不完整,企业会计凭证又被销毁的情况下,应结合现有档案材料及老周个人可提供的材料来综合认定。

  “对于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应当运用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做全面、客观和公正的分析判断。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规范、健全有一个过程,不能机械地要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档案记载清楚、连贯。”高军解释道。高军表示,老周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供应证和委派函均属于原始材料,且与原始档案记载可以相互印证,均可证实其自1983年11月至1992年底在看火工岗位上工作,且方某等人的证言亦可佐证。“该案中,老周档案资料记录不全及企业相关会计资料等原始材料被销毁,均非出于老周个人原因。老周能够保存30年前的委派函及40年前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供应证实属不易,若仍机械要求其提供其他原始材料,显然不当加重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不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3年12月27日,安徽省检察院就此案向安徽省高级法院提出抗诉,认为蚌埠市中级法院二审行政判决在认定老周在看火工岗位上工作累计不足9年、不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年限要求的主要证据不足时,未综合考量全案证据。今年1月29日,安徽省高级法院作出行政裁定,指令蚌埠市中级法院进行再审。

  今年5月8日,蚌埠市中级法院作出再审行政判决,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全部抗诉意见,判决撤销原一、二审行政判决,撤销蚌埠市人社局关于周某申请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事项的答复。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经实地调查核实,确认老周及其妻子均身患疾病,需长期治疗,家庭生活困难,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在老周的申请下,两级检察机关共同开展司法救助,老周一家的实际困难得到缓解。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是对特殊劳动群体进行的劳动保护。本案中,检察机关围绕特殊工种年限认定问题,开展调查核实,通过调取法院卷宗,询问当事人、有关知情人员,查阅相关材料等,查明老周提供的原始材料与原始档案材料能够相互印证,老周未提供完整档案资料并非出于其本人原因。

  检察机关在调查核实案件基本事实后,根据行政诉讼证据标准,通过对在案证据全面综合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抗诉,最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并改判,维护了特殊工种劳动者合法权益。(作者:吴贻伙)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变成全球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公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非常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代表人类能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热点推荐